當前位置:

冷水灘: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助力脫貧攻堅

來源:區(qū)融媒體中心 作者:唐夢 王庚娣 編輯:鄧鈺凡 2019-07-05 17:16:09
—分享—

紅網時刻7月5日訊(冷水灘分站記者 唐夢 王庚娣)冷水灘區(qū)全面落實全省關于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工作要求,扎實推進基層減負工作,把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,讓基層干部“輕裝”上陣,切實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。

盛夏時節(jié),正是瓜果蔬菜的豐產期,在冷水灘區(qū)牛角壩鎮(zhèn)麥子園村蔬菜種植基地,基地負責人王恩田正帶著村民們對基地種植的第3批辣椒苗進行培土、施肥。

今年49歲的王恩田原本在外打工,2018年,在村支書和扶貧工作隊的支持下,回鄉(xiāng)承包了村里蔬菜基地的經營權,帶領全村發(fā)展蔬菜種植產業(yè)。

“我在外面打工一年收入大概三四萬塊錢,包了這個基地后,覺得一年收入也差不多有三四萬,再一個帶著村民一起抓了收入,村民們也有收入,我覺得有成就感。”王恩田微笑著說道。

據了解,目前基地主要以種植辣椒、豆角為主,基本實現(xiàn)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上市,年產值達40萬元,每年可帶動60余人就業(yè),同時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帶動100多戶村民發(fā)展蔬菜種植。

“一個月每天來做就有3000多塊錢,農村在家的3000多塊錢一個月可以了,生活水平提高了。”麥子園村村民蔣翠玉說道。“兩人一天能賺200多元,生活改善了,越來越富裕了。”村民潘華力告訴筆者。

脫貧致富關鍵靠產業(yè)發(fā)展,2018年,在扶貧工作隊的支持下,村支書周長友帶頭黨員入股在村里籌建泡菜廠,立足村里自然資源優(yōu)勢和傳統(tǒng)泡菜工藝發(fā)展泡菜產業(yè),與貧困戶簽訂蔬菜保底收購合同,免費為貧困戶提供蔬菜良種,形成了從田間到市場的一條龍泡菜生產加工產業(yè)鏈。2018年麥子園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6萬元,脫貧人口285人,貧困發(fā)生率由27.9%降至0.58%,全村實現(xiàn)整村脫貧摘帽。

麥子園村村支書周長友介紹說:“我們工作隊、村支兩委把從文山會海這個做資料的時間擠出來,一心一意撲在產業(yè)發(fā)展,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做群眾的基礎工作,2019年我們腌菜廠正式運營之后,預計我們集體收入超過100萬,人均貧困戶受益一個人1200元以上。”

今年以來,冷水灘區(qū)全面落實“基層減負年”要求,結合全省關于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工作,從減少填表報數、精簡發(fā)文數量、減少會議頻次、規(guī)范材料報送等10個方面著力,扎實推進基層減負工作,讓基層干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入鄉(xiāng)村、深入群眾,幫助解決難題,辦實事,切實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。據統(tǒng)計,今年全區(qū)1-6月發(fā)文總數比去年同期減少35.4%,會議次數比去年同期減少46.5%,鄉(xiāng)鎮(zhèn)街道發(fā)文總數比去年同期減少32.1% ,會議次數比去年同期減少17.9%,同時明確今年對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減少50%以上。

“建立臺賬,立行立改,成效明顯。會議表格少了,干事時間多了;群眾上訪少了,干部下村走訪多了;慵懶散少了,群眾滿意度提高了。同時進村干部和扶貧工作隊工作更實了,大力發(fā)展產業(yè)與貧困戶的連接機制,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大幅度提升。” 牛角壩鎮(zhèn)黨委書記周海軍說道。

來源:區(qū)融媒體中心

作者:唐夢 王庚娣

編輯:鄧鈺凡

本文鏈接:https://lengshuitan.rednet.cn/content/2019/07/05/5686936.html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冷水灘新聞網首頁